企業采購一直是企業發展中的一大問題,它直接影響企業的產品質量及利潤額度,但是因為一些原因,企業采購的問題長久得不到解決。其中,大企業采購流程往往更加繁瑣,從分門別類到詢價、分析各個廠家報價單、簽訂合同、給廠家發供貨通知單、驗收、發料、結算、付款、一直到合同執行完畢,整個流程周期長達數月,人力、財力也耗費巨大,而且中間環節供應商與采購人員有所差池則更是雪上加霜。反之若降低采購成本,大企業的產品利潤得到提高,競爭力也會有所提升, 因此大企業往往采取了各種辦法對這一環節進行把控。
據知乎一網友回答關于企業采購的問題時表示:“一般別人問我你做什么工作,我說干采購的。那人肯定會說,這工作好啊,油水大。現在別人問我干嘛的,我都回答材料員或者倉庫管理員?!痹趥鹘y印象中,采購崗位就是一份肥差,采購員利用手里的訂單既可從供應商那里獲得好處,也可從上報企業的價格中撈取差價。大企業因為訂單和采購人員眾多往往也不能一一核查,因此就形成人們對采購這份工作“油水大”的固有印象。一方面,企業為杜絕這種現象,利用ERP等系統進行嚴格記錄,但是往往有漏網之魚;另一方面采購員對于信任缺失也很無奈的需要自證清白。一直以來,陽光采購就是行業人的第一訴求,而且各地政府也圍繞陽光采購進行了多項工作。
采購模式升級,電商化采購勢不可擋隨著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大企業采購平臺已經從企業非生產性物料的采購延伸至產業。傳統渠道的變革讓一眾廠家、分銷商紛紛擁抱互聯網,希望借助互聯網的技術實現華麗轉身,具有撮合性質的平臺就成為他們的首要選擇。也正因此,B2B平臺對于大企業采購能夠延伸至生產性物料,涉足交易,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
現在大企業采購平臺服務基于大企業計劃性采購的基礎之上,解決了信息透明公開、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快速對接優質供應商等問題,這對于大企業來說,著實解決了燃眉之急。不僅能夠大幅降低成本并在采購流程中進行隨時的嚴格把控,而且平臺所提供的金融服務,也讓大企業在賬期方面緩解了許多壓力。另外,通過大數據等技術的運用,對于大企業采購決策方面也能夠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采購平臺信息化、大數據應用等優勢讓其從一眾企業采購方式中脫穎而出。而近期十分火熱的區塊鏈技術與企業采購結合應用的設想也讓采購平臺對大企業采購的服務方式有了更多的可能。
然而,據《2016中國(企業)采購調查報告》顯示,雖然有88.5%的受調查企業應用了ERP系統來管理采購業務,采購信息化普及率提高。但是仍有53.4%企業認為現有采購系統中更多的功能尚需開發。受調查企業中僅有4.8%的企業在統計采購信息時,使用智能市場分析工具。電子采購等其它信息技術的應用也都處于初級階段,這表明企業采購的信息化標準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尤其是采購過程中,對于智能性、創新性信息技術的使用。
雖說不是完美解決了所有問題,但是大企業采購確實已經往前邁進了一大步,未來從大企業的采購需求出發,隨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深入探索,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B2B平臺來說,都將是一次新的發展機遇。